东庠乡在以前只是一个鱼货集散地,直到康熙的时候将其改为汛地。
船在港口靠岸, 就有相应的人前来迎接。
弘昼跟在后面, 岛上不算大, 迎接的人也是热情相告。所以不用去走, 弘昼就知道岛上西部为农业种植、东部为原来的渔区,大清军队驻防地段只是在岛上的南部而已。
这和他来之前想的完全不一样, 康熙甚至不是巡查,反而去了东部的渔区游逛去了。
赖于这里的天然地势环境,此地的百姓们祖祖辈辈多是渔业为生,水产贸易对陆地输送就是主要的经济来源。这和后来的圈地养殖不同, 多是以近海捕捞为主。渔业机械化程度不高,小小船只就能带着他们日复一日, 年复一年的打捞。
而有些靠近的地方,为了拿到第一手新鲜水产。有的长期合作给他送过去,也有的会特意前来, 亲自挑走最新鲜的那一批。
康熙他们去的时间晚了点, 每日赶集的高峰期已经过去, 还剩下一些基本的摊位摆着。
好在因为客户所需和市场竞争,所有的海鲜水产都是活生生的。也正好不用去挤,大大方方的站在摊前挑选起来。
康熙很大方道,“想吃什么?”
弘昼蓦地笑了一下,自然想到床上时康熙手忙脚乱漏的那些鱼。因为他和二伯半途撂挑子, 哪怕身边有人帮着也慢了一拍。忙活了一下午, 等到船只再次启航。夜色落幕灯火阑珊, 船上饭桌上也跟着端来了两条鱼。
一大一小,勉强够吃,也给了康熙的面子。
弘昼对吃的爱好,一开始还是一般而已。但是他早早断了奶,除了觉得可以不吃外,还有很大原因是王府厨子的精湛手艺。
没有人能抗拒更好生活条件,从小到大养着,弘昼觉得要不是自己作弊了,多半不会有长辈们以为的听话。
日子长了,他也越来越会享受,明白了吃的乐趣。不过一路上吃了好些河鲜,来的时候还吃了海鲜,弘昼并没有特别想吃。只不过看着螃蟹一等个大肥美,很自然的点了几个过嘴瘾。
底下人捞走下去收拾,康熙还特意招手,让弘昼靠近过去同行。
跟在身边的两位将军对弘昼行礼,见康熙不避让便开口继续汇报事情。
身为汛地之一,东庠乡实在是太小太微不足道的其一。
康熙的巡查很简单,基本上都是那些,更何况是退位之后了。胤礽早就知道这些,很是老油条的走开不见身影。以至于康熙几乎就盯着弘昼,一路上随身携带,谁见了都行礼道一声,之后再认真说话。
大家见面都客客气气的,弘昼跟在旁边认个人,话都不用两句就跟着蹭吃蹭喝的,他自然没有意见。
等到第三日离开东庠乡后,康熙又带着弘昼去了下一处地方。
跟随老人家游玩,除了生活质量不同外,连安排都截然不同。弘昼之前就是随便出行,走哪算哪,只为了开开眼界。如今他从上至下的大致走了一遍,勉强算是走过大清见过世面的人了。康熙便不用顾忌太多,直接带着他往各个目的地里去。
一开始的时候,弘昼还只是打酱油。走了走后,康熙就会慢慢的把一些话题丢过来,给予他发表言论的机会。
途中宫里来信,胤禛对于祖孙聚集一起的事情表以高兴,并将仲秋节家宴的事情说来。重点的表示遗憾,因为他们没有回去参与。
弘昼看了一眼,“我们要回去?”
“还能再缓缓。”
康熙意犹未尽道,他似乎早有盘算,又觉得这么巴巴的回去不高兴。
弘昼看着外面的白路,不由期待道,“阿玛说等到白路通了,咱们的四轮车和汽车就能完全通卖,铁道也能赶一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