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7年当年新增外汇储备236.69亿美元,折合147.9亿英镑,占当年m4全部436.2亿英镑总额的33.9%,而这个数据在1984年还为负值。
尽管英镑与日元在贬值与升值周期上是一致的,但是从幅度上看,英镑在贬值幅度上要超过日元,而在升值幅度上则比日元小得多。
1980-1985年英镑贬值了近43%,而日元同期贬值不足20%,1985-1988年英镑升值38.5%,而日元升值99.7%,这种差异意味着旨在套取升值利差的资金从英国卷走的财富并不如日本严重,而这也为英国的流动性过剩最终没有形成泡沫经济提供了一个汇率支撑。
无论是从资产价格的角度看,还是从超额货币供给em指标看,都可以得出
的结论是,英国流动性过剩的局面将会在今年结束。
不得不说,戴卓尔还是做出了不错的成绩,英国的经济有望超过日本,将会转入一个良性发展的轨道,集中表现在:低通货膨胀、低失业率、经济稳定增长、国际金融地位迅速提高。”
南易又挠了挠屁沟子,“你好好考虑一下英国会产生流动性过剩的原因,我去洗个澡。”
“不用去了,你不是皮肤过敏,是被我挠破了,我帮你清理一下伤口。”凯瑟琳一脸坏笑道。
“见鬼,快点帮我处理。”
“去拿医药箱。”
两个人一阵折腾,凯瑟琳帮南易处理好了伤口,两个人又继续英国经济方面的话题。
“导致英国在1982-1990年发生流动性过剩的原因是多重的,但基本原因在于英国自身,教条式的凯恩斯主义经济政策,因经济形势的变化已经对经济活力形成了严重束缚,导致了流动性陷阱的产生,而在改革制度以释放经济活力,进而解决流动性陷阱的过程中,流动性过剩又成为了经济改革必要的货币条件。
甚至可以说,正是由于将流动性陷阱转化为了流动性过剩,英国经济改革才获得了足够的货币润滑剂,经济改革才得以顺利完成。
从经济学的逻辑上讲,对付成本推动型的滞胀大致有两种基本思路,但无论选择那种思路治理滞涨,都会创造出过剩的流动性。
从英国经济历史的发展看,英国出现流动性过剩是在英国发生滞胀后产生的,在时间上,两者有继起的关系。
从逻辑上看,流动性过剩不仅是前期应对滞胀的一种反应,而且是戴卓尔内阁治理滞胀政策的必然结果。
第一种思路以治理失业优先,即先推行扩张的财政政策使需求扩张、产出增加、就业增加,但同时导致更高的通货膨胀,这是1970-1980年英国选择治理滞胀的策略。
这种思路看似不会产生过剩的流动性,但是扩张的财政政策会形成更为严重的通货膨胀,从而加大人民的通货膨胀预期;
而通货膨胀以及通货膨胀预期会使得流动性偏好降低,在既有的流动性供给不变,甚至是流动性供给降低的条件下,原本因投机动机而持有的流动性,会转向购买资产投资保值或者购买商品进行消费;
前者表现为资产价格膨胀,后者则表现为cpi高企,形成流动性过剩转化为通货膨胀的局面。
第二种思路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