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西周时期,就有了冰库。
而且还配备了管理冰库的专门官吏,名曰“凌人”。
每年寒冬,人们将河中的冰凿成一块块大冰块,放入地窖,然后封存起来。
这个过程当中,要避免空气进去,这种冰可以保存到炎热的夏天。
这种方法一直相沿不变,清代的紫禁城内就曾设冰窖5座,藏冰近3万块。
很多神都出生的老人,如果是住在老舍先生描写的龙须沟附近,那枚每年冬季都可以看到工人们,在金鱼池凿冰藏冰的劳动情景。
“咦?这一件还真跟吴王夫差鉴很相似!”
很显然,拍照的人是懂行的,他最起码已经把同一类的青铜器,归类放在了一起。
所以,现在陈文哲又看到了一件跟吴王夫差鉴,纹饰、器型都很像的青铜鉴。
很显然,这一件青铜鉴就不是战国时期的,而是春秋晚期。
此器形如大缸,平底。
器腹两侧有龙头状兽耳,两耳间的口沿旁有小龙攀缘器口,作探水状。
通体饰繁密的交龙纹三周,器内壁有铭文两行十三字,记录了一位贵族用青铜作此鉴,为宫廷中御用之物。
可惜,陈文哲的金文造诣还是差了点,一时之间,他也看不出到底是谁的御用之物。
再说,照片上的铭文,字迹太小,看着比较费劲,所以陈文哲也没有急着研究。
继续翻看照片,陈文哲真是有点感慨。
这真是一座古代王侯大家族的古墓群,全部被掀翻了。
要不然,不可能只是古代的青铜鉴,就能出土这么多。
之前的那些也就罢了,接下来的几张照片,让陈文哲确认了古人的奢华生活。
要直到,古代铜就跟现在的金子是一个地位。
而人家古代的王侯,就是用金子做的澡盆洗澡、照镜子、甚至是洗脸。
比如眼前的这件四环无铭大鉴,战国时期的东西,这种形制据推测便是当时的“澡盆”。
而这一点青铜鉴还不止是一件,往往都是配套的。
比如青铜方鉴缶就是男用、青铜圆鉴缶就是女用。
这应该是战国晚期楚国的“夫妻鉴”。
这对夫妻鉴也道出了青铜鉴的另一用途,即以鉴与缶的组合形式,作为冰酒器或温酒器,名曰“鉴缶”。
用作陪嫁的“吴王光鉴”与“蔡侯申方鉴”同样是圆与方的组合形式。
或许,在吴楚两国,方鉴的等级要比圆鉴的等级略高,显示了当时男尊女卑的等级思想。
而除了这是夫妻功用,还有“父子鉴”,可以说只有我们现代人想不到,而没有古人做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