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脱粒后连带着麸皮一块吃了也顶不了几顿。
窦大爷拉住闺女,叹了口气说:“生产队没分错。”
窦眉上有个结了婚自立门户的哥哥,下有一个弟弟。
这回隶属的生产队都因那场大雨遭了殃,先交国家的,再是集体的,最后才是自己的。
能交够公粮已经谢天谢地了,到大伙手里的粮食品质差,数量还不够。
眼看儿子和孙子们饿得嗷嗷叫,老两口赶紧把省下的口粮和粮食分给大儿子,剩下的粮食再留足小儿子的,压根就不够老两口吃。
这年代时髦不给祖国添麻烦,饶是有想申请救济粮的生产队都静观其变,等着哪一个生产队当出头鸟。
窦眉问:“咱家生产队交够三百二十斤没?”
320斤粮食是底线,国家保证农民全年口粮必须不低于320斤,少于这个数就有返销补助,也就是返销粮。
窦大爷也摇摇头,哪个生产队都追求高标准的完成任务,谁都往高产量上报,连返销粮都没有指望了。
瞅着爸妈愁眉不展的模样,窦眉也不忍心再责怪,心里却很埋怨大哥和小弟。
大的老来打秋风就算了,小的也不懂事,有手有脚的男人偏偏不去挣工分,就挨着老父母养。
可有啥办法,那是亲爸妈,总不能不管吧!
想到自己好歹一日两顿能够吃饱,亲爸亲妈却可怜兮兮的挨饿,窦眉心如刀绞。
她咬咬牙,“爸,妈,我回家看能不能讨点粮食。”
老两口眼神顿时亮了,拉着闺女的手一顿夸,光是‘孝顺’两个字就来来回回的说了无数遍。
回家的时候窦眉却有点后悔夸了海口,不仅仅是家里粮食她做不了主,还因为老太太已经提前打过了预防针。
麦收后的缺粮户不少,而谁家都有几个远远近近的亲戚,没粮食就得借,怎么着都得挨到秋收之后。
石头村前进生产队大丰收早就出了名,也成了缺粮户借粮的首个对象。
聂家老太太跟家里人早早打好了预防针。
家里人男人遇到借粮的,就把锅甩给女人们,说是女人们当的家。
媳妇们遇到借粮的,就把锅甩给当婆婆的,就说做不了主。
至于老太太活成了人精,瞅人三秒钟就能看出来是不是来借粮的,溜得比谁都快。
就连家里年纪最小的芽芽一听人家问老太太去哪了,都知道摇摇头说不知道,尽管奶奶就在屋里盘腿坐着呢。
老聂家打得一手好太极,家里的粮食一粒都没被借走,而且在其他户跟亲戚黑脸红脸,甚至结仇结怨之后在屯里还保持着较好的人缘。
没办法,大伙连人都见不着,压根找不到开口的机会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