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华居 > 历史军事 > 挽唐 > 第七十三章 三吴首府,镇海往事

第七十三章 三吴首府,镇海往事(2 / 5)

祀仲雍,所以仲雍的后人又用虞国的虞字冠名仲雍名前追尊之,而仲雍也排行第二,所以也称虞仲。

在春秋三传的记录中,周在淮河以东以南的地方并没有转封的诸侯,但是宜侯簋的出土填补了这个缺失。

也就是说,曾经有周人贵族转封于长江下游,但是在西周末年东夷的打击之下被摧毁。

例如武王之穆中曾有所谓“邗晋应韩”,其地应该在两淮间的邗沟附近,也不见《左传》记录,可能也应该已经亡于东夷。

因此吴人也完全可能是宜侯之国瓦解后其居民与土著文明结合的后裔,相较于吴太伯后裔的传统观点,这一说法或许会更接近古勾吴国历史的真相。

当然顾柯和李缯此时肯定并不知晓尚且尘封于丹徒这座古城之下的西周青铜器铭文中,究竟有着怎样足以补充《左传》遗漏的宝贵历史资料。

他们所熟知的丹徒和润州,更多是汉代以来的历史:

汉高祖六年(前201),封刘贾为荆王,号荆国,丹徒为其属县。

十二年,原刘贾封地改封吴王刘濞,更名吴国,丹徒县属吴。

景帝三年(前154),七国之乱爆发,吴王刘濞反,兵败国除,丹徒县改属江都国。

元狩二年(前121),江都国除,属会稽郡。

永建四年(129),分会稽郡十三县置吴郡,丹徒为十三县之一。

三国吴嘉禾三年(234),改丹徒为武进县,属毗陵典农校尉。

晋太康二年(281),废毗陵典农校尉置昆陵郡,改其属县武进为丹徒。

永嘉五年(311),昆陵郡改称晋陵郡,丹徒县仍属之。

南朝宋元嘉八年(431),丹徒县划属南东海郡。

南朝梁时,改南东海郡为兰陵郡。

南朝陈时,复改为南东海郡,皆领丹徒县。

隋开皇九年(589),丹徒县并入延陵县,属蒋州。

开皇十五年(595),置润州,延陵县属润州,这也是“润州”之名首次出现。

大业三年(607),废润州,属江都郡。

唐武德三年(620),复置润州、丹徒县,丹徒属润州,均治京口。

贞观元年(627),润州属江南道,领丹徒县。

开元二十一年(733),分江南道为江南东、江南西道,润州属江南东道。天宝元年(742),改润州为丹阳郡。

乾元元年(758),因安史之乱爆发,为加强对东南地区的控制,唐庭置浙江西道,改丹阳郡为润州,丹徒县属浙江西道润州。

建中元年(780),合浙江东西两道为浙江东西道。

次年赐号镇海军,领润州,丹徒为润州属县。

而这个建中元年方才正式立镇的镇海军,在时任镇海军节度使韩滉韩太冲的领导下,于不久后爆发的“四王二帝之乱”期间为唐廷的存续起到了堪称决定性的关键作用。

韩滉,字太冲,京兆长安人。

唐玄宗天宝年间,韩滉以门荫入仕,历同官主簿。

至德元载(756年)避地山南,历山南节度判官等。

乾元二年(759年),入朝任殿中侍御史,累迁尚书右丞。

大历六年(771年),任户部侍郎判度支,与刘晏分领诸道财赋。

在刘晏执掌盐铁转运使一职期间,韩滉为刘晏的盐铁官营制度改革的成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大历十四年(779年),唐德宗即位后,韩滉改任太常卿,又出任晋州刺史。

建元年间,他累官镇海节度使、浙江东西观察使。

正是在这一时期,韩滉迎来了他

最新小说: 大夏钦天监 洞房花烛夜,娘子奔向白月光 她藏起孕肚,偏执霍少找疯 开局被女帝流放,我举兵造反你哭啥 无敌傻太子 神话版隋唐演义 太监皇子 开局被诛十族,我在朱棣头上作死 质子无敌 父皇,朕杀回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