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读者最近给我留言,就本书94——96章中对陈谦救桓冲的个人恩怨,以及私自发兵救洛阳的朝廷制度合理性,提出质疑。
在下不得不拿出一小段篇幅来讲解一下,关于魏晋南北朝史。
或许可能读者们对唐宋明清的历史比较熟悉,毕竟这些历史不但文学描述,就连影视剧也满天飞。
但魏晋南北朝却是一部不同于那些历史时期的特殊存在,在下还是做了大量功课的,也喜欢这段历史,所以才动笔写了两部关于东晋时期的书。
当然,做了功课也不代表就是正确,毕竟我主要研究的是吕思勉和蔡东藩。
首先,桓冲秉性忠义,温良敦厚,骁勇善战,忠实晋祚,他虽为桓温的亲弟,但绝对是可以区别对待的。
虽然桓温设计害过陈谦,但救桓冲,陈谦和司马熙雯义无反顾,正是那段历史时期风气的真实体现,那段时期的历史是天真、执着、单纯和残酷、反目、复杂的矛盾结合体。
谢尚完全是在利用陈谦,而且遇到事情还想灭口陈谦来消灾,而他的堂弟谢石尽忠尽责,公忠体国,正直无私,还是陈谦最为倚重的得力干将。
兖州主簿王荟出自琅琊王氏,他父亲是东晋名人丞相王导,他哥哥是廷尉正王劭,正是下令抓陈谦入诏狱的主使人之一,但他一样在陈谦手下任职。
征西大将军掾属,桓温第一谋主郗超,其父光禄大夫郗愔却刚直不阿和桓温势不两立。
中军将军,第一名士殷浩,是桓温的敌对派主要成员,却和桓温从小交好,共骑竹马,有一说“青梅竹马”这个成语取自于他俩。
最典型的是晋元帝司马睿时期,大将军王敦叛乱进攻建康,而他的堂弟王导却是讨伐叛军的总司令,一时间琅琊王氏的亲戚们分成两派。
……
这样的例子数不胜数,而出现这种仇人和敌人同时又是亲人或者同事的并存关系,就是我要讲的魏晋风度!
这种政见不同的宽容性,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真实存在的。
所以这段历史令人神往,发人深省,值得我们去探讨和研究。
这种复杂关系,在下认为或许是魏晋时期特殊的一种政治制度——门阀政治的产物。
《晋书》从第三十卷到第八十六卷都是东晋人物列传,共记载了542人,其中门阀士族159人,他们的子弟门生215人,皇亲国戚105人,少数民族1人(记载的是段匹磾) ,其他62人(注意这个其他,并不表示都是出身贫寒,比如陶潜,就是陶渊明,他曾祖父陶侃也几乎当上了东晋的大权臣,只因为不是门阀出身,子孙沦落到“短褐穿结,箪瓢屡空”的地步)。
这样看来,东晋的一部历史,基本上就是豪门的历史。
而你在这个体制内,就不能非白即黑,要容纳门阀世族中的人,否则你很有可能会得罪的不是某个人,而是一大批人。
从司马睿开始的东晋王朝,每一任皇帝都没有真正地掌握过政权,而是由一两个权臣全权代理。而且权臣的权力在大多数情况下都要受到来自朝廷其他官员的制约。
这种君主无权,重臣掌权且受到朝廷制约的政权模式,在某种意义上似乎可以看作是中国1700年前的“君主立宪制”。
对应英国或日本的君主立宪政权来看,皇帝就是女王或天皇,权臣是首相,相应地朝廷官员就是议会成员。
东晋掌权的诸大臣们手中权力一般是终身制的,王导、庾亮、庾翼、何充、谢安等,但却不能世袭。
凡是想世袭的必定会遭到来自朝廷的打击。
所以他们的后世,都随着他们的去世渐渐淡出朝廷。
再如拥兵造反的王敦,囚禁皇帝的祖约、苏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