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到底是来道歉的,还是来找茬的?
有了前面丫鬟的所作所为,这会箫矸芝的道歉非但没起丝毫作用,看在台下人眼中,反而成了虚伪狡诈。
蒋家姑娘待字闺中十三年,一直为人低调,为何遇到箫家姑娘后屡屡出事?先前他们或许以为,是蒋家姑娘有什么不妥之处。可如今两位名满天下的老者坐在台上,尤其邵明大师,出事后直接站到爱徒身边,若不满意怎会如此紧张?能叫两人如此满意的徒弟,品性上肯定无可指摘。
如此向来,这么多事都是谁挑起?
“这不都明摆着么?人蒋家姑娘用得着跟她比?丢不丢份!也就是她,几次三番找茬,这次都派人过来搅和得一团乱,自己还假惺惺跟过来看笑话。”
虽然有少数理智之人觉得箫矸芝不会如此,既然已经派人捣乱,那这会就该好好躲着偷着乐,站出来任人指指点点未免太傻。可如此热烈的气氛下,能保持理智的终究只是少数,大多数人只顾着自己眼前看到的事实。
“太过分了。”
“真真是蛇蝎心肠。”
“我看她前几年腊八施粥也是惺惺作态。”
“可不是惺惺作态,蒋家也每年摆粥棚,摆得还不比箫家少,也从没见过蒋家姑娘过去赚仁善名声。”
“读了那么多书,天天做这等龌龊之事,人家好好的拜师仪式,她却派人来捣乱。当着邵明大师和李大儒的面,真是丢尽了咱们青城的脸。”
“我看她就没读多少书,也就是传得名声大过天,真碰上邵明大师和李大儒这种真有才学的人,还不就露馅了?反倒是人蒋家姑娘,名不见经传,却被两人争相收为徒弟。那天我就在蒋家跟前,为了收蒋家姑娘为徒,俩人唇枪舌战,到最后差点撸袖子打起来。今天他们都在,看来是谁都舍不得,干脆觉得一起收蒋家姑娘为徒。”
下面吃流水席的人七嘴八舌,有说几天前蒋府门前闹剧的,有说两位老者如何唇枪舌战的,但更多地人则是对台上的箫矸芝表示鄙夷。
人多嘴杂,很快众人将箫矸芝这些年所做之事全都说一遍。家中有姑娘在青林书院女学的,更是说了那日晨间的茶点之事。
“蒋家姑娘真是一片好心,其实我家姑娘也早想自己带茶点过去。咱们虽然不如箫家富,但也不缺那点东西,总不能一直吃大户,对不对。”
“那为什么没带?”有好奇之人这样问。
“还不是因为箫家姑娘是女学首席,权威摆在那,身边还有几个对她死心塌地的,比如那沈家姑娘就是一个,几个人天天捧着她。就这样谁敢开这个口,只能任由她用这点不值钱的东西收买人心。吃多了,就又不得不承这个人情。”
好像还真是这样,旁边听着的百姓恍然大悟,纷纷点头。
爆料之人正是苏小乔的阿爹,想到自家姑娘受得那些排挤,他又加上了一句。
“还是人蒋家姑娘大方,就只带了一次。你们猜带了什么?”
“什么?”
“百味斋的糕点,盛点心的盒子那个好,那木头闻着就有股香味。那么小个木盒子,上面硬是雕出几朵花,那么精致的雕工肯定是官府匠人。不说百味斋贵到离谱的点心,单盒子不就顶她这些年带过来的东西总和。可人蒋家姑娘不邀功,送出点心后便提议,都是同窗没必要谁占谁便宜,不拘好坏以后大家轮流带。我看箫家姑娘就是为这事跟她结了梁子。后来邵明大师讲学,出了肚兜之事,她还在陷害蒋家姑娘,这事大家都知道了。”
苏父没有继续往下说,但肚兜之事所有人都清楚。
本来大家都在疑惑,初进学的两位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