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华居 > 玄幻魔法 > 定秦曲 > 第875章

第875章(1 / 4)

张嘉师在建立起几支新装备的骑兵部队的同时,也不是没有想过使用唐军骑兵部队的制式铠甲来作为标准装备。

但是在计算一下成本以及制作难度等等前提之后,张嘉师自己是最终放弃了这个想法。

因为唐军骑兵大量列装的铠甲,主要是两种,一种是鱼鳞甲样式的明光铠,另外一种则是复合甲片样式的山文铠。

……

后世有一种说法,那就是明光铠最早出现在汉末时期。

根据据推测,因为发现新至东汉时期的铜镜上有“见日之光,天下大明”的语句,而若胸前和背后的板状护胸若打磨光滑当可反光,故将最早实物形象出现于南北朝的胸前带有圆护的铠甲与曹植所说“明光铠”联系起来。

但是这样的明光铠与有实物以及更详细记载的南北朝时期的明光铠相对,并没有什么共同之处,所以将这种名义上的明光铠作为中国明光铠最早出现的记载,有牵强之处。

孝昌元年(525年)元熙墓陪葬的手按大盾的陶俑,它所披铠甲的胸、背

部分都是由左右两片近似椭圆形的大型甲板组成的,腰间束带。建义元年(528年)元邵墓中陪葬的陶俑也有穿着明光铠的。这类陶俑高30.8厘米,而同墓中普通士兵俑高不过19.1厘米左右。可见明光铠在当时是军官阶层的豪华装备品。

明光铠较早的参战纪录是《周书?蔡祐传》中如下的话:“祐时着明光铁铠,所向无前。敌人咸曰‘此是铁猛兽也’,皆遽避之。”由此可知明光铠是铁质铠甲。

南北朝时期装备明光铠的证据如下:

河北赞皇东魏武定二年(544年)李希宗墓中陪葬持盾陶俑、北齐天统二年(566年)崔昂墓中陪葬陶俑、陕西咸阳出土的北周建德元年(572年)墓陶俑,等等。

总的来说,北朝后期表现出明光铠逐渐排挤两当铠的趋势。

上面所说穿着明光铠的陶俑所戴的头盔,中脊起棱,额前伸出突角,两侧有护耳,护耳上又有一层突起(术语叫护)。这种头盔流行于北魏末年到隋朝。

隋朝盔甲技术和装备情况跟北朝晚期相差不大,只是明光铠基本上已经排挤了两当铠。

唐朝军队盔甲装备比例比前代有了很大增加。从《通典》和《神机制敌太白阴经》卷四《军械篇》可以知道,唐朝的标准是着甲士兵占士兵总数的60%。虽然并不是都穿着铁甲,但这个比例比起前面说过的汉代军队着甲比例,还是有很大进步的。

在盔甲种类方面,《唐六典》卷十六提供了资料:“甲之制十有三:一曰明光甲,二曰光要甲,三曰细鳞甲,四曰山文甲,五曰鸟鎚甲,六曰白布甲,七曰阜绢甲,八曰布背甲,九曰步兵甲,十曰皮甲,十有一曰木甲,十有二曰锁子甲,十有三曰马甲。”

又有批注:“甲,似物之浮甲以自卫也。

《史记》曰:「楚人鲛革以为甲。」

《汉书》曰:「魏氏武卒衣三属之甲。」谓上身一,髀禅一,兜鍪一,凡三属也。今明光、光要、细鳞。山文、乌鎚、锁子皆铁甲也,皮甲以犀兕为之,其余皆因所用物名焉。”

根据以上记录可知:1、明光铠是铁甲。2.即使是盛唐时期,很多盔甲也不是铁质的。这有战术需要的原因,也有生产能力制约的原因。

唐朝大量列装明光铠的记载以及相应的实物不少,而根据后世的划分,主要有五种样式:

隋代胄甲、初唐胄甲、盛唐胄甲、中唐胄甲、晚唐胄甲。

1:以龙门石窟的潜溪寺的天王雕像为代表。该雕像完成于650年以前,穿着铠甲的

最新小说: 你大魔头,功德比圣人还厚? 仙子请留步 长生从丹童杂役开始 夺嫡:老七饶命,朕不想过头七 你慕强选他,那我就让你们亡国灭族 炼神鼎 玄幻反派:仙域最强太子爷! 天地不仁,我以恶为食 赠礼返还:我,玄幻第一舔! 身边人都是满级大佬,这仙能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