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愿往人间一趟,劝说那武曌重振我教,不知太上应允否?”那老君沉思良久,道:“真君此来,贫道已知心意,凡间江山易主,牝鸡司晨,实乃坏我阴阳之事,不过天道如此,恐真君难以扭转。”成道言道:“天道虽至,若无人力助推,恐加剧亦缓。如今,那武曌已然夺取李唐江山,而那李唐乃是我道家根基之所,如若子孙灭绝,恐再难扬我道教。如今只得死马当作活马医,遣下人去,令那武曌停止杀戮,扶持我教。况且此举,成则壮大我教,不成亦于我教无碍,还请老君三思。”太上老君自知如今道家微弱,分崩离析,不足以止佛教东进,李成道所言也不无道理,因此言道:“真君此去,可有牵挂?”李成道言道:“敝俗姓李,虽非太上一脉,却也算是同宗,弟子愿为太上身先士卒,扫清人间危难,故而请缨。弟子所挂,无非人间百姓,如今天下,由皇家宫闱之内到百姓民舍之间,无不惑道、**纲常,凡间百姓不论黄口弥高,至贪至嗔、戾气成性,倘若太上应允弟子主政人间,定要肃清戾气,扬我道威。”太上老君自言道:“此事倒也不难,上有天公地母有言在先,如今又有拯救正教功劳在后……”转对李成道言道:“真君若能做到三件事,贫道定当鼎力相助。”成道拜谢,太上老君道:“这第一件,便是绝了那武曌根基,不得令其传位武姓,应将江山还与李唐;这第二件,便是崇尚道教,遵我教为国教;这第三件便是摒弃西教,令其不得惑民。这三件事,真君可依得?”李成道言道:“此三件虽然难办,但弟子愿意一试,倘若成功,还望太上成全。”太上老君道:“这个自然。”老君又唯恐西教有逆党作祟,乃将当年共工大神所用战甲并三粒九转金丹赐给成道,成道拜别了老君,直奔下界而来。
再说当时老福君已被天庭贬下数百年,长修于中条山,炼就长生之丹,著就《神仙得道灵药经》、《丹砂诀》、《玉洞大神丹砂真要诀》。太宗、高宗慕其高名,遣人召之,皆不至。武曌登基后,也曾派人去请,但老福君自知武氏乃西教中人,不愿搅入其中,不过因成道所托,因此随使臣而来,到妒女庙时告知使臣,将一锦囊交与皇帝,随即使了法术,昏然而死,那使臣哪里肯信,欲抬尸身进京,不想片刻之间,那老福君尸身也腐烂了,使臣只得只身返京,如实禀告。那武皇帝拆开锦囊,但见四句言语:修为出太真,传法布红尘,欲知身后事,祷告李真君。
那武皇帝即命人在御花园摆下香案,那御花园,四时花开不败,唯独不见牡丹。相传武曌登基之后,腊月初八日醉酒,闲逛御花园,但见一腊梅绽放,意犹未尽,传令百花仙子——“明朝游上苑,火速报春知。花须连夜发,莫待晓风吹。”那百花仙子畏惧武曌淫威,不敢不从,令百花盛开,唯独牡丹不肯奉命。到了次日,百花迎寒而开,唯独牡丹不开。武曌大怒,令人焚毁牡丹,将根掘出,贬出国都长安,弃至洛阳邙山,令牡丹断种绝代。只是万没想到,那牡丹花神与众多道家上神均是至交,众神愤慨,令牡丹可名扬天下,那牡丹到了邙山,在偏僻沟壑之中得活,每逢谷雨时节,便纷纷怒放,国色天香,引得天下人前去观赏,那牡丹也就成为国花。道家推崇牡丹坚筋硬骨,乃命牡丹花神转世成为欧阳修,成为千古文章四大家,唐宋八大家中宋朝的另四位大家,皆出自欧阳修之门。此乃后话。
话说武曌焚香设拜,敬请李天君到坛,成道收了文书,化作一阵清风而来,那御花园甚是宏伟。但见:
亭台楼榭全应,叠石琳琅画景。胜似天庭王母圃,不输蓬莱仙境。
锦堂描金画凤,彩阁银笔雕龙。碧波锦鲤玉桥下,花开沐醉春风。
金砖砌就朱墙,砗磲铺成路径。层层叠叠曲曲转,处处众龙朝凤。
银光漫洒端楼,瑞彩流罩御亭。奇花异卉好功名,唯